|  首页 > 科技要闻>>
三位美国科学家获得2009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http://klp.hunau.edu.cn  2009-10-08  植物激素重点实验室


  10月6日,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H. Blackburn)、卡萝尔·格雷德(Carol W. Greider)和杰克·绍斯塔克(Jack W. Szostak)因为“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这一成果共同获得2009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伊丽莎白·布莱克本1948年出生于澳大利亚,拥有美国和澳大利亚双重国籍,她是英国剑桥大学的博士,现任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生物学和生理学教授。布莱克本因学术成就卓著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个人物之一。一起获奖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教授,卡萝尔·格雷德就是布莱克本的学生。
  杰克·绍斯塔克1952年生于伦敦,在加拿大长大。他于1977年在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从1979年开始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任教。目前,绍斯塔克是马萨诸塞综合医院遗传学教授,并同时任职于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
  在共同参与的研究中,布莱克本和绍斯塔克发现,端粒中有一个特定的DNA序列保护染色体不被降解,而布莱克本和格雷德则鉴别出了端粒酶。
  在细胞核中染色体的末端部分有一个像帽子一样的特殊结构,就是端粒。而端粒酶的作用则是帮助合成端粒,伴随着人的成长,端粒逐渐受到‘磨损’,而端粒起到了‘保护帽’的作用,能在端粒受损时恢复其长度。借助这三位科学家的发现,如今人们知道,端粒还关系到细胞的寿命、衰老与死亡等等。简单地说,端粒变短,细胞就老化。相反,如果端粒酶活性很高,端粒的长度就能得到保持,细胞的老化就被延缓,虽然研究发现端粒并非影响细胞老化的唯一因素,但这三个科学家的发现仍然是解开人类衰老、癌症和干细胞等谜题的重要一环,并将促使人们开发出潜在的新疗法。

点击下载文件:

原作者:
来 源:
共有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 上篇文章:一华裔科学家和两名美国科学家获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下篇文章:新型植物激素: Strigolactone(独角金内酯)
  • □- 本周热门文章 □- 相关文章
    1.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储成才研究组对水稻穗...[2]
    2.浙大沈志成组用RNAi技术解除转基因水稻...[2]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启动“主要农作物产...[2]
    4.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1]
    5.2010年全国基础研究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1]
    6.Xin Hao.Science in China:30 Years on[0]
    7.华中农大张启发组发现S5基因与水稻育性...[0]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启动“主要农作物产...
    微软在中国全球首发Windows 8操作系统
    袁隆平院士提出第四期超级杂交稻计划战...
    2012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在陕西杨凌召开
    茉莉酸通过与GA互作参与调控水稻抗性
    Copyright(C)2000-2018 Key Laboratory of Phytohormones.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南省科技厅、湖南省教育厅、湖南农业大学 植物激素重点实验室 版权所有
    『 您是第 0 个访问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