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最新消息>>
本室承担的早稻品改工程项目通过鉴定
http://klp.hunau.edu.cn  2004-07-30  植物激素重点实验室


7月27日,本室承担的早稻品改工程项目——“湖南早稻垩白改良剂及其配套技术研究”,通过了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所、国家杂交水稻工程研究中心等单位专家的鉴定。专家们认为,该项研究总体居国内领先水平,其中首次应用计算机筛选研制出的早稻垩白改良剂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能够显著降低稻米垩白,大大提高早籼稻品质。 湖南省科技厅李求长副厅长、湖南农业大学周清明校长、湖南省科协青先国副主席、湖南农业大学彭克勤副校长、省科技厅成果处、农村处、长沙市科技局、湖南农业大学科技处、实管中心有关领导同志、湖南日报、湖南科技报等新闻媒体记者以及课题组成员30余人出席。 垩白是指稻米中不透明的部分,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大米腹白、心白和背白。垩白的有无及面积大小,直接影响稻米的外观品质、价格,特别是具有垩白的稻米易碎,加工品质低,食用味道不佳。而早稻米垩白度普遍很高,因此降低稻米垩白度,已成为早稻品质改良中的重大课题,1999年科技部将其纳入国家早稻品质改良科技产业工程项目之一。 课题组组织水稻生理生化、水稻栽培、水稻生态以及农业化学等多学科研究人员组成课题组,经过几年的攻关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稻米垩白检测方法上取得了重大突破,首创了一套快速垩白扫描测定系统。同时较为全面深入地阐明了早稻垩白形成机理,并通过大量田间试验,从27种药剂中筛选出了数种能明显改善垩白性状的主效成分进行优化组合,研制出了能有效降低稻米垩白度的早稻垩白改良剂定型产品。 湖南及长江以南地区早籼稻常年种植面积高达8000多万亩。专家认为,该项研究中建立的稻米垩白度测定新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开发的专用垩白改良剂可在南方各省大面积推广应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对增加农民收入和推动粮食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点击下载文件:

原作者:
来 源:
共有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 上篇文章: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所张景六研究员一行访问我室

  • 下篇文章:泰国国家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专家访问我室
  • □- 本周热门文章 □- 相关文章
    1.实验室团队教师节看望学科创始人胡笃敬...[25]
    2.“创业中华.兴业湖南”座谈会在长沙举行[14]
    3.2017“国际植物日”(湖南区)科普活动...[2]
    4.我室举行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会[1]
    5.首届“国际植物日”大型科普系列活动在...[1]
    6.“国际植物日”实验技能大赛成功举行[1]
    7.第八期修业大讲堂在生命科学楼举行[1]
    “创业中华.兴业湖南”座谈会在长沙举行
    实验室团队教师节看望学科创始人胡笃敬...
    芙蓉区政府来我校慰问教师节并签订战略...
    符少辉校长、曹福祥副校长一行教师节前...
    学校举行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
    省老科协执行会长唐之享一行来我室考察
    Copyright(C)2000-2018 Key Laboratory of Phytohormones.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南省科技厅、湖南省教育厅、湖南农业大学 植物激素重点实验室 版权所有
    『 您是第 0 个访问者 』